 |
|
作者: 来源: 本站浏览:490次 发布时间:[2018-08-30] |
|
|
目 录
【当代文学观察】1980年代文学评奖热探析兼对1980年代文学评奖格局的思考/马 炜近期几部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——以《安慰书》《王城如海》《独药师》《朝霞》为例/刘阳扬当代文学的“网-纸”互联——论《繁花》的版本新变与修改启示/罗先海当代文学批评史方法论刍议/姜家生 方岩鲍勃·迪伦的“诺奖争议”及其诗歌解读/王桂平媒介融合时代作家与读者关系重构/师 岚 韩传喜 【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】主持人的话/吴 俊 韩春燕生存还是毁灭,这不是个问题——关于“十七年”中的三次“悲剧”讨论/唐 蕾批评观念的嬗变:张贤亮小说批评之争/马占俊当代文学史视野中的《平凡的世界》/王仁宝 【《唇典》评论小辑】寻找在现代性中丢失的敬畏和珍惜——评刘庆的《唇典》/贺绍俊重新想象人的生命世界——我读《唇典》/谢有顺 在粗粝和苍茫的历史中邀约灵魂——关于刘庆的长篇小说《唇典》/周景雷 郑慧文 【红柯评论小辑】论红柯“结构即主题”的创作观——以长篇小说《太阳深处的火焰》为例/廖高会 “肯定性的否定”:红柯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反思/高春民突破的野心与叙事的沉沦——评小说《太阳深处的火焰》/于京一
【作家作品评论】从“肉”到“灵” 从“他”到“我”——评雪漠近年来的小说及创作转型/贺仲明 “礼失求诸野”:从民间文学中吸纳母语文学的资源——汪曾祺和母语写作之三/杨经建 王 蕾 “歪曲”的文学:余华的随笔看法与小说可能/刘江凯 文学进入的是人的心灵世界——评杨映川长篇小说《圣堂之约》/黄伟林 文明辙迹碾压过的——陈昌平小说世界管窥/刘恩波 姊妹星团:知识女性的情谊与交际网络浅探——以齐邦媛为例的考察/杨君宁
【当代诗歌论坛】苍凉的相遇,或抵近神与自然的两种方式——关于梅尔诗集《十二背后》的读札/张清华 地域景观:穿透生活的一个视角——评冯娜的诗/孙晓娅
【聚焦新锐力量】主持人的话/韩春燕从青春自伤到历史自救——谈李晁小说,兼及“80后”作家青年想象的蜕变/陈培浩 “只有通过苦难才可能真正去爱”?——论孙频的小说/张 涛 现代婚姻的危机与德性——论文珍小说的婚恋伦理/唐诗人
封面人物 红 柯(已故)封三人物 何碧玉 安必诺 封底人物 王晴飞
|
|
|
|
 |
|
|
|